Scio me nihie scire ~ Socrates
【哲學星期五@長庚】―
「從歷史創傷與轉型正義談真相與和解」
2017/9/22 (五) 18:30-20:30 hiii birdie 知鳥咖啡
一個個統治者在台灣建立政權,原住民族自這座島的主人被趕至社會的邊緣,文化、土地、語言逐漸喪失,原住民族主權橫遭剝奪。倘若我們堅定地宣稱這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則這段黑暗的歷史必須被正視,必須被了解,必須被深刻反省。
美國原住民族學者Maria Yellow Horse Brave Heart曾於1980年代提出「歷史創傷」論述殖民關係下的結構性社會失序,而其後續研究進一步指出原住民族在持續被殖民的過程中缺乏資源重塑文化以及認同。原住民族文化在未經解殖的現實條件下所造成的內化創傷持續在世代間累積,影響後續世代的族群重建能力。近年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在聯合國受到高度重視,除了釐清歷史不義真相,更應透過各種管道的解殖與創傷療癒修復社會關係,最終走向「和解」。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首次向原住民族道歉,並且宣布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即原轉會)。藉由公開道歉,蔡政府似乎釋出了積極處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訊息。然歷經一年光景,原住民族對於政府政策的抗爭卻依然不間斷。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轉不動」?在通往轉型正義的這條路上,整體臺灣社會對於中華民國政府道歉內涵的認知落差該如何弭平?政府部門又該如何揭櫫合理實際的政策與作為?
本次長庚哲五邀請到本身為西拉雅族,擔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暨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原轉會和解小組召集人的謝若蘭老師,將與我們分享自己身為學者、原轉會成員等多重身分,對於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轉型正義的內涵、現況與實務操作上可能面臨的困境。
【時間】 2017年 09月 22日 (五) 18:30–20:30
【地點】 hiii birdie 知鳥咖啡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興華街75號
【主講】謝若蘭 Bavaragh Dagalomai|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原轉會和解小組召集人
【主辦】哲學星期五@長庚 志工團
【主持】郭宜亭|長庚哲五志工
【策畫行政】邱琳淩、林子勤、林毅、陳世宗、郭宜亭、林雅萍
【海報設計】陳世宗
【文字紀錄】潘仁顥、許益源
【影像紀錄】李宜軒、林芷嫻
【場地器材】尤毅勛、曾章杰
【網管】邱琳淩、林雅萍、林毅、黃亮臻、黃怡寧、林佩萱
【總務】漳恩慈、黃怡寧、謝繼賢
【相關導讀】
原住民要政府動起來 別只是做樣子
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3&i=TXT20170809173310IHQ
到底真相是什麼?蔡英文在府內道歉,但府外守夜吶喊的原住民也需要和解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729
【外部連結】
哲學星期五官網
哲學星期五@長庚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CG/
(感謝【知鳥咖啡】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另由於知鳥調整營業時間,故18:00後只提供輕食,不提供米食)
【哲學「非」星期五@雲林‧麥寮】
【主題】「侏儸紀法律界?從恐龍法官、檢察官談無罪推定原則」
【時間】9/20(三)19:00-21:00
【主講】施家榮 | 雲林地檢署檢察官
【主持】雷芳昇 | 麥寮高中公民老師
【地點】麥寮高中至善樓2樓會議室
【地址】雲林縣麥寮鄉中興路310號
經常在新聞媒體看到各式案件頻傳,黑心食品案、狼師案、割喉案...等,透過案件的報導,除批評犯人有多可惡之外,討論最多的無非就是法官判決了。看著犯人沒有得到自己心目中的懲罰,看到犯人用精神疾病等藉口為自己開脫成功時,或許有些人的心中大吼著「司法已死」。
但果真如此嗎?網路酸民們用許多不理智的言語說著「恐龍法官」、「恐龍檢察官」等字眼,讓人活像回到史前一萬年,還有成堆的「鍵盤法官」和「鍵盤檢察官」,個個推理能力都好比福爾摩斯一樣厲害,寬容的家屬、公事公辦的警察都成了他們攻擊的對象,有時看著嫌犯被判無罪釋放後,還要化身黑暗騎士聚眾警局。
這些被釋放的嫌疑犯真的清白嗎?或許社會大眾難以接受,認為司法界縱容罪犯。然而,大眾認為的「有罪」,是仔細查核過相關證據後的定論?抑或是單純「看起來有罪」呢?書本上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無罪推定原則」,是為了保障嫌犯的基本人權,但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究竟是「侏儸紀的法律界」?還是民眾習慣「有罪推定」?「司法的真相」與「人權的保障」形成拉扯,本次麥寮非哲五邀請在法律前線的雲林地檢署施家榮檢察官帶領大家進行法律議題的思辯。
【主辦】哲學星期五雲林‧麥寮志工團
【策劃行政】吳明宜、雷芳昇
【文字紀錄】林哲毅、林皓翾
【影像紀錄】蕭鈺菡、雷佩璇
【海報設計】吳峻鎧、呂秉樺、蘇奕禎
【哲學星期五官網】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 at 雲林Facebook粉絲頁】
【哲學星期五@雲林‧雲中街】-從汽車談人生哲學
【時間】9/22(五) 19:00~21:00
【主講】李育憶 | 雲科大前瞻學位學程教師
【主持】簡端良 | 雲科大哲學教師
【地點】雲中共創工作空間(雲中街生活聚落內)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一段75巷7號
車子能定義人生嗎?擁有一部愛車,對生命而言,又代表著什麼?若說汽車關係著家庭幸福、自我認同、與社會關係,你會同意嗎?
也許不消費主義者會批判,過度的物質追求,是文明的墮落;或許環保團體會認為汽車工業也是環境污染的幫凶,然而愛車人士會讚賞汽車產業,帶動了人類技史的翻轉,也認為那是生活的品味與美感,甚或是一種身份的彰顯,人格特質的延伸。
汽車的迷人處不只在汽車本身,還有人生每一個階段與汽車產生的各種連結,本週的哲學星期五,邀請到汽車達人,擁有18年產業經驗,曾經擔任中華賓士廠長,也是剛環島走訪產業職人的李育憶老師,從汽車來談談人生、品味、與產業。
【主辦】哲學星期五雲林‧雲中街志工團
【策劃行政】黃聖閎、劉孟宣、林鈺廂
【文字紀錄】張韶棋、陳德範、范文彥
【影像紀錄】劉孟宣、侯家衛
【場地器材】林 玉、林鍾翔
【海報設計】吳怡馨、李俊德
【哲學星期五官網】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斗六雲中街生活聚落】